DeGao
2025-03-04 10:12:39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等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105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其处理量子随机线路采样难题的速度比当下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千万亿倍,再次刷新超导量子计算机的世界纪录,这一成果已被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发表,并受到审稿人的高度评价,称其为“当下最先进的超导量子计算机”。
突破性进展:中国量子计算再获重大突破
量子计算被感觉是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方向,其“量子计算优越性”是衡量量子计算机超越传统计算机本事的根本指标,也是各国科研博弈的重要领域。
2021年,潘建伟团队研制的“祖冲之二号”超导量子计算机,凭借66个量子比特,在搞定量子随机线路采样难题上比当时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1000万倍以上,而本次发布的“祖冲之三号”不止在比特数上实行了大幅提升,更在计算性能上取得了跨越式进步。
据介绍,“祖冲之三号”采用了105个可读取比特及182个耦合比特,相较前代系统,整体计算本事和精度均得到显著增强,经测试,该系统在83比特32层的随机线路采样任务中,其计算速度比现有超级计算机快千万亿倍,比谷歌2024年10月发布的最新超导量子计算成果还要快百万倍。
量子计算的“三步走”发展路径
国际学界普遍感觉,量子计算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实行量子计算优越性——证明量子计算机在特定任务上超越传统计算机;
开发量子模拟机——可控制数百个量子比特,搞定超算难以处理的复杂难题;
打造通用量子计算机——提高比特操控精度、增加集成度和容错本事,到底实行编程化、商业化应用。
当下,“祖冲之三号”已稳步跨入第一阶段,并朝向第二阶段迈进,为量子计算在实际应用中的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石。
将来发展:量子计算迈向应用落地
科研团队表示,他们正加速推进量子纠错、量子模拟、量子化学等领域的研究,“目前,我们正开展码距为7的表面码纠错实验,并计划进一步扩展到9和11,为将来大规模量子计算的发展做好铺垫,”朱晓波教授表示。
“祖冲之三号”的成功研制不止巩固了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也为将来量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供应了重要支撑,伴随技术的不断进步,量子计算有望在药物研发、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带来颠覆性变革。